【摘要】为突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作业设计和评改要讲求方法。应结合学生不同基础与能力差异分层设计;依据教材单元主题特点,内容不限,力求丰富性设计;按照教材文体编排及单元要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作业设计;借助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着意趣味性作业的设计;以新奇、大胆、独特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智慧,予以创造性的作业设计。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 由于现行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极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而《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而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效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联系,校内外信息的沟通,学科间内容的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即指结合不同学生基础状况与能力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源于学生来自不同小学的管理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影响,故学生间的差异很大,语文基础层次不一。进入中学以后学习方法也较小学阶段有大的改变,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能力的提升尤显重要。所以,一味布置统一性的作业显得既不实际亦不够科学的因生施教。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先根据学生情况将其分为学困生、学中生、学优生三类,作业也按照这三类同学的实际状况分成三类。譬如,学习了生字词较多的文章《人生寓言》、《绿色蝈蝈》、《风筝》、《列夫·托尔斯泰》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里的词汇量较大,怎样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难易有度的布置任务,既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又能依照教学要求让学生积累并运用所学字词,我们这样设计了此类作业:学困生自己整理生字一遍,借助注解或工具书查找并抄写词义两遍,做到识记理解;学中生则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一遍,可将生词意思抄写一遍后随即造句。学优生若无生字可根据学习经验将使用频率较高易错的字音整理一遍;然后在词语里选三分之二编写一段话或故事,要求有完整统一的话题,力求语言生动,所选之词使用准确。这样的设计在照顾到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同学采用不同方法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外,又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力再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了拔尖和“肩负”双重目的。 2.注重作业设计的丰富性
初中语文教材多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的编排,像以“战争”、“亲情”、“自然世界”、“环境保护”、“民俗文化”等等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确定相应的主题,要求学生从相关词语、名言警句、故事趣闻等不同角度,选择丰富的内容设计本次作业。不会的可以网上查询,这样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学生或配画、或寻歌、或找诗词文赋、或典故趣事汇合成一次内容极为丰富的作业,学生自己小有成就感,作业完成的也很有个性,对语文课堂内容的知识拓展面更广,学生学习动力也更足了。 |